当前时间:
   文摘分享
 
文摘分享
读经教育适当时机还是要解经
2015-06-10 09:59:18 来源: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 作者: 【 】 浏览:396次 评论:0
[這篇文章最後由孟慶鋒在 2015/05/26 10:45pm 第 1 次編輯]
读经教育适当时机还是要解经
  先生经常说“老实读经,大量读经,不必解释”。其意思是不必要解释,而不是不可以解释。一些学堂,把这句话理解为不可以解释。于是发现读经几年的学生,并没有建立起读书兴趣,也没有培养出人生志向。甚至对孔孟的教化一无所知,对圣贤君子毫无感觉。一些学堂发现这个了问题,转向了蒙学理解为中心的教育。另外一些学堂却依旧以大量包本背诵为核心,但是禁止一切阅读和理解。
  很多学堂忽略了先生经常讲的另外一句:“如果孩子真想了解,那么就让他自己看注解,或用古注或用今译都可,孩子看得懂,自己懂去,看不懂也没关系。”
  然而不论以蒙学理解为中心的学堂开了阅读训诂,还是以大量包本为中心的学堂禁止阅读,其共同特色是没有让孩子读到解经的书,没有让孩子读到古文(比如:《古文观止》)、诗词和新儒家的书。
  结果孩子如果偷偷阅读,读什么呢?杂七杂八的小说散文,读杂书。如果不阅读,下课后做什麼呢?或听同学讲故事,或研究各种动画片、网络游戏,大一点的孩子就去会与异性产生诸多情愫,总之杂念还是一大堆。
  提倡只读经的学堂认为一旦学生解经,就开智了,开智的学生就产生了杂念,有了杂念,就不喜欢背书了。就不再是“用志不分了”。
 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。因为一个人成长到一定年龄,思维能力会得到自然的发展。到了这个年龄,有了逻辑思维能力,就开始有念头,就开始思考问题了。这不是大人可以控制的,更不是大人可以压制的。即使压制,也不过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罢了。
  换句话说,不是“解经”后才“开智”,而是“开智”后,才具有“解经”的能力。“开智”就像青春期一样,是个正常的成长过程。用压制的方式,是违背人性的。所以我们发现,绝对不“解经”的学生对背书很少有兴趣。只能用压制强迫的方法,才可以让他们背书。因为无论是解经、读史、还是读新儒家的书。都在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,即“老实大量读经”!这就是所谓的弦外之音。
  一个孩子超过8岁,就开始逐渐产生念头了。这种念头有正念,也有妄念。这时候如果正念不足,妄念就会增加。所以在教育上,要把孩子的思想引导向正知正念上来。在念头已经萌发的时候,不去正确的引导,邪念就容易进去。而消除妄念的最好办法就是启发正知正念。解经、读史、读新儒家的书等都是在这里有极大的启发作用。(以解经和新儒家为主,对经有所了解后,再读史,方入正途)
  所以在实践上,我们发现对经典了解越深入的学生越是喜欢读经。因为这些学生受到圣人的启发,对学问逐渐产生兴趣,对人生逐渐有了希圣希贤的追求。更能激发他们背书的情志,在老师的安排和监督下,背书会更认真。观象山、阳明,若对经典无一定的了解,又如何能语出惊人,少年壮志呢?
  我们并不是要以理解为中心。8岁以下的孩子,不适合理解,故也不必刻意让他理解。不过可以适当(在语言上有所)启发他了解一下《弟子规》之类的蒙学,绝无害处。教师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,随机的讲解几句经典也总是可以的。
  8岁以上的孩子,有理解的需求以后,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刻意的讲讲。或者是安排特定时间让孩子自己读一读书。解经的书可以,白话翻译也可以,《古文观止》也可以,新儒家的文集也可以,类似《王阳明大传》、《苏东坡传》这样的传记也可以。读这些书都会帮助孩子励志,也会给孩子很大启发。
  又除了解经之外,读新儒家的书,是很开阔的见解,如果加上季谦先生的《读经理论》与《文化关怀文集》,既可以增强其读经的意愿,或作进入新儒家著作的階梯,又为进入书院读书做好准备。
  当然,在阅读时间安排上越少越好。每周2-3个小时。这并不影响孩子读经安排。事实上,我们允许一些孩子固定时间读这些书。他们往往不去读,觉得自己背书的时间不够用,自己先放弃这个时间。专心去背书。 
  如果孩子没有解经的愿望,就不需要解经,只读经。即使有了这些愿望,也要控制时间。只可以业余时间读指定的书,而在课堂上,老师鼓励孩子尽快背书,多背书。
  当然,我们说给小孩子解经,并不一定是严格的解经。甚至连移注法都不需要。只要孩子能大致明白句意就可以。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阅读逐渐深入,会自己去认真阅读注释的。
  总之,史书、解经的书和新儒家的书不是“杂书”,概念不可混淆。当然,这些书依然不如经书,尤其是小孩子不宜多读。但也不是绝对不读。在他们自己意愿下,是可以用很少的业余时间读的。
  但如要解经,最好是看古注。有人以为读经积累到一定量一下就可以“通”了,一通百通了。并且用很多佛学大师做例子,这是不合适的。儒家的经典,即使是经学大家,也要逐字求解。跳开古代注释,而自己去求解,这种思路和方法是不合适的。要通经,必须解经,解经必须读古注。
-=-=-=- 以下內容由 孟慶鋒 在 2015年05月26日 08:15pm 時新增 -=-=-=-
  其中关于读史的方案,先生做了一些指正。认为读史不宜过早。要求在文中修正一下。
  不过我也没改过来。因为读史只是笼统说。具体操作方案,可以另起文章说明。比如:解经应读哪些书,文史应读哪些书,新儒家应读哪些书等。
 
 
[這篇文章最後由廣毅在 2015/05/26 10:50pm 第 2 次編輯]
  孟兄先得我心矣,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,看来说的就是这个事。
  这两年来,关于如何读经的声音此起彼伏,从伏羲班到读经私塾,从训诂吟诵到老实大量,从滴水不露到才艺纷纭,直让诸多不明就里知见不深的家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不知如何选择。虽然说有读就好,然若一心想要孩子读经的家长,却因此误入歧途,让一个孩子之慧命不能尽其可能的得到开发,岂不让人扼腕叹息。
  孟兄此文以老实大量为基础,兼顾解经阅读,全面发展,本末轻重,明白清楚,此正是我以为读经私塾在将来稳如磐石永昌于世之根基矣。
  读经私塾虽是理之所在,众望所归,然能复兴于斯世,要在可弥补体制之不足也。而此不足我以为重在两处,一者读经之缺失,二者分数之一刀切。我们私塾,正宜朝夕惕励,以免重蹈覆辙。
  又,最近我也就这个问题写了篇文章,姑紧随其后,再论斯道。
 
 
[這篇文章最後由廣毅在 2015/05/26 10:46pm 第 2 次編輯]
快樂讀經論
  讀經之教,自先生自寶島臺灣振臂首倡,而來二十又一年矣,讀經私塾,自始立至今,亦十有餘年矣。
  初,先生以金剛無畏之志,振聾發聵之声,倡讀經而辟應試於固若金湯之體制之外,從有讀就好而至老實大量,以促進應試為始,培養人才為念,重整山河为终,步步為營,勢如破竹,讀經教育於海峽三地,域外諸國,一時風生水起,轰轰烈烈。讀經私塾遍地生機,誠使天下賢者為之奔走,愚者為之側目,凡所知者,莫不聞風而動。
  及至私塾日增,生員漸多,爭訟之音漸次起伏,深究其故,不外兩類,一曰學堂管理之乏序,二曰教學成效之不彰。至於家長學生,則或安若泰山,或惶惶終日,或另覓出路,或退出讀經。而去歲南周及諸媒介對於讀經之報導渲染,直使讀經似入進退維穀之境,風頭浪尖之上。于是,有學堂棄先生讀經理念而入蒙學訓詁之路,有學堂實事求是而積極探索完善,更有學堂唯主於包本背誦,其餘一概擱置,於是遂成今日全國讀經私塾之格局。
  自人性发展言之,人之學習能力,以記憶理解為主。記憶力先增至十三歲而後衰減,而理解力則自出生至終老,由低而高增进。故先生常言十三歲前當以背誦為本。然人既生於此世,自家庭而社會而學堂,無時不受環境、左右人群之影響。譬孩童心靈以田地,在其年幼無知之時,善或不善之種,皆任意播撒,繼而生根發芽,遂決定其氣質秉性以及观念思想。尤值斯世,物欲橫流而資訊氾濫,善隐而恶彰,故嘗使人自孩童时良知即日蒙其蔽,人欲囂囂,以致利慾薰心,人心泯滅,故見利忘義,悖逆人倫之事自不待言。故縱讀經,若不能隔絕污染干擾,其效亦難彰顯,故其要在家长之言传身教、封閉式之管理以及師生之慎擇。常見有多年讀經学子,雖未解經而常心底純真良善,其遠離外界染汙之故也。
  人之理解力,雖與日俱增,然倘無人為之有效干預,如心性、邏輯之啟發教導,則常遲滯不前,進展緩慢,故常見地處閉塞之人,良知雖未增減分毫,而智力不足,慮事不周则普遍矣。先生嘗言:理解自簡易始而記憶自艱深始。此於今日之讀經安排,自不必待言。然於解經,則宜自弟子規、三字經、朱子治家格言等始,先讀熟原文,而後予以大意講解,考之以复讲。隨其年歲增長由淺入深而漸至於孝經四書。若時間安排合理,方法得當,其與學生漸次認知儒家學說,立志圣贤,以至身體奉行,甚是有益。既能使學生毋陷於無端崖之冥思妄想,亦可促進其由对經典之了解,以指導其日常之言行舉止,日積而月累,自成觀念習慣,則其於經典之背誦,亦有磨刀不誤砍柴之用。
  至於閱讀,余以為,並不必只限於六經四書史記通鑒之巨著。人之理解力既由低而高發展,而人為之干預亦至關重要,故可擇優良之讀物,以供孩童閒暇翻閱。自兒童文學至名人傳記再至史記通鑒。蓋真善美乃人性永远之光辉,永恆之追求,然常为物欲所隐匿。故無論聖賢所述,抑或學者所著,凡合於此绳墨者皆可選之。余之做法為學堂建有圖書室名曰尊經閣,每逢課外時、學業完成時、週末休息時,學生皆可優遊涵泳其中。如此,讀經孩童,既可獲得一五彩繽紛之童年,又能增广见闻,涵养德性。竊以為此舉於人性開發、德行涵養意義甚是深遠。
  如此,现代读经私塾,全日制封閉之模式,可使學生免於不良環境風氣之障蔽,堂主謹慎選取老師同學以及有序之管理,可使其於此亦免受染汙,老实大量經典之誦讀可使學生時時於無聲無臭間格物致知,沉潜扎根,適當之解經及優秀書籍之閱讀,則可使其於通暢明曉中常種善因於心田,孔子所謂善進則不善無由入也,基礎知識之適當跟進,則可使學生於基础能力方面较之体制無有硬傷,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,莫过此也。
  於是讀經與解經並行,理解與實踐合一,學生日日浸染于聖賢之道,經國之方。家長亦能以此為念,早諭教于生命之始有,選左右於子弟之日常,於是君子可為而聖賢可成。余观古圣贤教育之要,尽在此矣。教師之轻松,學生之快樂,成效之昭彰,随时之圆满,当下可见。而教育之道,亦何如若是這般之簡單易行也!
廣毅於2566年5月25日
 
 
[這篇文章最後由季謙在 2015/05/27 09:52am 第 4 次編輯]
  孟慶峰與廣毅兩位所論,體貼人性,分清本末,皆甚是甚好。
  然,此類問題,是技術層面問題,非原則問題。亦即不是“可理解閱讀”和“不可理解閱讀”的對決,乃是時機或早或晚、內容或深或淺、份量或多或少的拿揑。此種拿揑,我一向都歸給教學者,依其所見及所處現狀衡量而自取之。若有來問必欲我作答,則我亦隨機答之,故二十年來,似乎屢變其說,實乃不可執定而說也。
  兩君所論,在“老實大量讀經”之原則下,對時機與課程有現實之考量與安排,今以其自身所思所踐,以為是者,供人參考,不必以為定本也。蓋其原則乃不可變者,而其課程之粗細先後是可調整者。故若有人以為宜多做理解閱讀,只要老實讀經仍佔半數以上時間,我以為似乎也可。或有人以為必需先做一定量的理解閱讀,方能助成老實大量讀經,我以為似乎也可。而若有人主張在開始讀經之初,不論年齡大小質地愚智,以三五年時間先全力背誦,斷絶理解閱讀,待到背書背不下去,再放手理解閱讀,似乎也未不可。
  讀經,最後的目的當然是要理解與致用,但人的生命本自奧祕,人生之路本自長遠,學習與起用之歷程當該如何,誠非人類之心靈可以明確掌握。即使要不要讀經,吾人也只因著“浸潤智慧”之嚮往,而稍具信心提倡之,亦不敢說不讀經就一定如何不堪也。何況關於理解閱讀之技術問題,問何時讀,讀什麼,讀多少,讀多熟,要不要講,等等問題,誰敢保證何者一定最好?
  當然,一面讀經,一面開放理解與閱讀,兒童之智能立即有燦然之表現,此當可激發學生之某種興致,且大大可安家長之心,或亦可安老帥之心。但若不開此徑,閉門只是讀經,一時狀似寡聞蒙昧,然以人生之一生發展觀之,以人類歷史文化傳承之意觀之,以天地生成之道觀之,或未必能遽定其優劣也。
  至於說只讀經不理解,學童必將枯燥無趣,我以為影響學習情緒之最大原因,非課程問題,實乃教師之見識與帶班能力問題也。若能力好,則開理解固不枯燥,只讀經亦可不枯燥也。誠然,兩者相較,理解閱讀是較能引發興趣者,蓋以佛家論之,人類本自“無明”而生,無明之最初表現,即思考與分別,人類追求知識理解,是其從無始以來深沉不可解之根本願欲,故人極易循順彼道而去,若去而不返,或以博聞智辯為足,或以風花雪月自賞,將絶向上之機,永墮輪迴。讀經,正極力往回振拔之也。故建議精讀背誦必選經典智慧之書,而理解閱讀亦以解經為主,旁及有助智慧之讀物也。
  如何善處此一理解問題,是人類教育永遠之議題,其中之爭論,自古已然,中西皆然,將來亦然。此理若明,實不必再有爭論之心,不可妄想以爭論勝人。為今之計,各盡己心,對內照顧好自己的學生,對外相互尊重。不管開不開理解之門,終以老實大量讀經為依歸,乃最為明智者。
  孟慶峰之建議--老實大量為主,八歲以後每周二至三小時解經閱讀為輔,不失為一兩全其美之設計,可作為一普通參考之標準,若其損益,隨人自在用之可也。


摘自全球讀經教育交流網,原帖地址:http://bbs.gsr.org.tw/cgi-bin/topic.cgi?forum=6&topic=5467&show=0
读经中心信息部2015年5月27日收录。

    上一篇非常好的一篇“《学记》注解” 下一篇吴鸿清教授在端村学校的谈话

    版权所有:新乡市传统文化协会 网站运营:新乡市传统文化协会 地址:人民东路市政府广场东如意楼501办公室 联系电话:0373-7178600 邮箱:xxsctwhxh@sina.cn

    豫ICP备15018509号-2